首页 » 行业快讯 >

石滩解题:一个特大镇的“加减法”

2020-12-24 15:00:25来源:南方日报

江龙大桥横跨东江北干流,以大桥为原点,往北是广州增城石滩镇,往南是东莞石龙镇,往东则是惠州博罗石湾镇。穗莞惠三地交界,东江、增江、西福河三江汇流是石滩的地理特点。

江河是大自然的雕刻师。《石滩印记》记载,距今1000多年前,大量泥沙在浅海区堆淤,造成滩涂发育,河口延伸,生成许多河汊、滩地、阶地及废弃河床,大致形成了今天模样的三江冲积平原。因地处增江多石的河漫滩,石滩因此得名,也因为这样,周边陆续出现了石龙、石碣、石湾、石排等以石为名的著名古镇。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区,既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和都市圈范围,也是核心引擎的郊区;既有发达的工商业,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和乡镇。石滩镇是增城区的发展缩影。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少了“撒胡椒面”,聚焦点上突破,优化公共服务,群众更有幸福感——石滩镇这座特大镇用“加减法”给出了解题思路。

●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 南方城市智库研究员郑四方

政策供给

流程做减法,服务做加法

“今年2月10号,我们就正式复工了,但那时候疫情还很严峻,企业也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品,而且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口罩。”西子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立为回忆道。

正当谢立为忐忑不安的时候,复工次日,石滩镇政府就及时送来了测温枪、防护服和3000只口罩,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今年是特殊之年,全球疫情蔓延快,应对响应必须更快,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在这场战疫中得以充分体现。

推动经济加快恢复,政策制度的供给是关键。石滩镇党委书记潘正焕表示,聚焦“六稳”“六保”工作,创新实施“1+2+N”扶企暖企政策供给,推出全省首个防疫保险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稳企惠企撑企,有序推动企业复产提速扩面,经济运行秩序加快恢复。

“1”是指建立一个领导干部包干服务重点企业制度,“2”是指组建复工服务员专班和医生防疫指导员2个专班,“N”是指多方联动发力落实纾困惠企政策。

“建设、环保、国土、经济等多部门立足职责,靠前服务,会商联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落实市区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包括降低辖区专业市场租金、支持辖区企业技术改造备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组织辖区企业和重点项目申报各类专项补贴资金(如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增长奖励申请、暖企二十条申报、服务二十条专项资金申报、高新企业认定奖励申报)等,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破梗阻。”他说。

例如增立钢构有限公司,共有员工245人,因担心复工后疫情防控问题,在防疫保险政策出台后第一个响应,成为首个享受防疫保险补贴政策的企业,大大降低了生产的风险。目前,辖区内成功投保且享受防疫保险补贴政策的企业共11家,惠及员工3900多人。

荷兰英纳法集团是汽车天窗行业世界排名第二的公司。英纳法集团目前在世界十二个地区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2018年项目石滩镇投产,年营收3亿元,主要负责华南地区的业务。该公司总经理张兆贤表示希望疫情过后扩大生产规模:“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能尽快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过来,我对这里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集聚发展的基石。流程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企业吃下“定心丸”,更加坚定扎根发展的信心。

前11月,石滩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88亿元,同比增长50%;扭转疫情的不利影响,11月工业用电量3238.1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33%,两税收入累计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3.94%。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增长,1—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5.15%,占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2.42%,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吐故纳新

淘汰旧产能,注入新经济

西子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刚创办时,从电梯配件和电梯维保领域起步,从最低端到逐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覆盖电梯制造的全过程靠的是什么?

谢立为在与三菱、西门子等世界顶尖电梯厂商代工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更加坚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什么是高质量?就是机器代替人工,新的动力接续旧的产能,让生产和商业更加有效率。”

扎根增城低碳总部园,从工厂到创新空间,谢立为的策略是在科研上做加法:加钱、加人、加活力。西子西奥不仅组建了30多人的研发团队,而且每年投入1700多万元的研发经费“攻城拔寨”。“现在电梯行业不再是劳动密集型,我们在推动整个团队的年轻化,最为典型的是,科研带头人是一位85后。”

纵观整个石滩镇,企业面向高质量发展,在人才、技术、管理上做加法,在业务链条、单位能耗上做减法,几乎成为一致的共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最紧俏的时候,测温枪的传感器一片能卖120多元,甚至还有价无市。”为了不再被“卡脖子”,贝乐(广州)智能公司董事长曾志涛基于扫码枪的制造基础,采购机器设备,并高薪聘请半导体芯片技术研发团队,攻克了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制造难题。“现在我们自主设计、生产、销售,传感器的成本大大下降。”他说。

地处广州、东莞和惠州三市交界地,石滩镇历史上形成了较多的低端污染产业,因此,吐故纳新迫在眉睫。据统计,石滩镇强力整治“散乱污”场所超680间,关闭低端污染企业430多间,升级改造涉水不达标企业250间。退出的同时,也引进了前海人寿高端医养、年产8000吨活性肽生物工程、丰乐医疗科技等新兴项目,积极布局医药健康服务业。

怡翔制药位于石滩2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室里,200多台国内外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有序排列,38名身着防护服的研发人员忙碌不停。

“2019年投产,我们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02亿元。2020年,原本预计销售额能增长80%,因受到疫情影响只增长了30%,预计2021年能把产能弥补回来。”广东怡翔制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副总经理郑光辉信心满满。

研发能力是郑光辉的信心保障。从单纯的药品销售,到具备生产能力,再到生产和研发兼备,从事化学药生产的怡翔制药先后取得26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研发经费,先后与国内多所知名学府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目前,在研新品种8个,未来3—5年将聚焦注射剂创新药。

怡翔制药落户石滩有着更大的谋划。“综合基地分三期开发,接下来物流仓储和中药饮片基地都有望迁移到石滩,打造药品制造、健康服务的全产业链,最终有望实现20亿以上的营业额。”郑光辉说。

今年前10月,石滩镇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7.66%,高技术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及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累计产值分别增长56.55%、50.05%和26.76%。

“一进一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集聚。”潘正焕说,借助荔湖新城发展东风,石滩北部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

重塑空间

旧村庄“退出”,迎来品质城镇

伴随着挖掘机轰鸣,95亩的旧集体物业被拆除,引来村民欢呼。

石滩镇南坣村北临荔新大道,南至济广高速,西邻西福河,位于荔新公路经济发展轴上。多年来南坣村环境面貌脏乱差,配套设施不齐全,许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集体整体经济发展落后。

南坣村旧改项目是第一批纳入广州市城市更新的旧村改造项目,也是增城首个通过公开招商方式引进合作企业的旧村更新改造项目。仅用45个有效工作日,完成674户村民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约,全村签约率超过80%,刷新增城区旧改签约纪录。“旧改计划打造以传统风水塘、祠堂、学校、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格局,传承村落历史文化,重塑新时代特色水乡风貌。”南坣村党总支有关负责人期盼道。

城市更新提速,环境更好,品质更高,镇域承载能力更强。

“旧村庄退出后,进来的是教育、医疗、体育、公园、养老等配套设施,通过综合城市功能的布局,让公共服务更均衡,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潘正焕说。

目前,石滩镇已经引进公办华师附中、黄冈中学增城学校、天恩双语学校等多家名校落户,当地居民也可以享受到跟广州中心城区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去年在荔湖新城石滩片区开门迎客。医院拥有临床医护人员达600人,其中硕博人才94人,70%人员具备三级以上医院工作经验,医技实力雄厚。“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成方表示,抓住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将积极打造自然与医疗相融而生的医养健康城。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石滩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广州铁路枢纽布局优化为“五主四辅两预留”,这也意味着全市未来会有11个高铁站,增城站纳入其中。目前,该站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除了在建的广汕高铁,还汇集城际、地铁、道路隧道、市政管廊、场站综合体开发等多功能项目。

南北走向的珠三角环线高速、花莞高速,以及东西走向的广惠高速、增天高速(即将动工)都在境内交会,串联起中新知识城、广州科教城和松山湖科技园等重大创新节点。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石滩镇吸引了越来越多如前海人寿、海纳川、东鹏饮料等知名企业抢“滩”落户。

“各项要素成本在不断上升,一些产业和人才也在寻求转移和出路。”在潘正焕看来,伴随着生态宜居的城市品质加快提升,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走向深入的大背景下,石滩比较优势将更加凸显。

广州易仕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南柱是香港企业家,此前他每周都要往返穗港。从香港坐车到东莞石龙镇,然后黄南柱的合伙人钟道宽再开车载他到企业所在地——低碳总部园,全程只需要2个小时。

从创业项目到产业化,他们的防雷装置已经在北京高楼开展测试。钟道宽说:“两年前,我们就把企业搬了过来,石滩低碳总部园这里生活不错,风景也不错,更难得是经常有政策宣讲会。创业成长,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对话

石滩镇党委书记潘正焕

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南方日报:三地交界、工农交融的石滩镇,如何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潘正焕:石滩镇紧扣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定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谋深谋准谋实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扬帆远航,方向至为关键。石滩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进一步融入广州东进主轴线和增城区产业布局体系中。围绕创新驱动、新经济、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及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集群,未来五年,将按照“一城两翼,一核二轴十三区”的总体思路构建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其中包括高水平建设高铁总部新区、广深产业创新合作区、绿色创新片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食品药品产业园等产业片区,致力把石滩打造成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抓项目、抓投资,打造新增长极。根据产业分布现状,构建产业围绕新城大道、荔三公路等交通主干线沿线集聚和发展扩散的格局,重点打造以增城低碳总部园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增长极;以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为医疗服务龙头,广东怡翔制药有限公司、广州丰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永源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华盛汇美医药等医疗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健康服务产业增长极;以东鹏饮料华南基地、风行牛奶、立高食品、岭南酱菜基地等为首的健康食品产业增长极;以广本研发中心、北汽海纳川、英纳法汽车天窗、广州飞肯摩托车、康超摩托车等汽车、摩托车研发和生产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增长极;以幸福田园现代农业产业园、花果小镇产业园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增长极。

2019年,石滩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6%,今年预计超过50%,接下来将继续以项目为抓手,用大产业破题,未来三年存量成熟项目投资总量超400亿,确保未来三年固投年均增长不低于30%,推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南方日报:位于增城东南部的石滩镇如何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重大机遇?

潘正焕:翻开地图一看,增城区处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地带,区位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滩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积累,镇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规模,相关配套成熟完善,发展潜力较大,尤其在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大健康行业等产业方面优势较为突出,具有较好基础和较强的韧性。

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石滩将深化与东莞等周边城市合作,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如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前来投资建设的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随着该医院的投产运营,服务范围辐射大湾区主要城市,也将大大增加两市高水平三甲医院之间的交流,有力推进两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着力服务增城、东莞、惠州及深圳部分地区的客流和货运,将石滩打造成为大湾区东、西岸城市交通互联的骨干节点。并加强广深产业创新合作区的土地整理与报批,推进园区供水、供电、供气和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把园区当新城区建设,高水平开发,提升园区承接能力,建设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街镇档案

石滩镇

石滩镇是广东省、广州市中心镇、特大镇和国家卫生镇,地处增城区东南部,北接增城中心城区,东连惠州博罗,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2004年由原石滩镇、三江镇、沙庄街“三镇合一”而成。境内有东江、增江、西福河“三江汇合”,有广惠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花莞高速和广深铁路、广汕高铁穿境而过,水网纵横,鱼塘密布,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水乡田园风光旖旎。

石滩镇总面积163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行政村数量居广州市各镇街第二。总人口约21万人,其中户籍居民人口约13万人,外来人口约8万人。全镇3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有19个,大村大姓较为集中,其中麻车村人口达1.2万人,95%为刘姓,是增城区最大的行政村。镇域历史文化悠久,位于金兰寺村的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左右历史,是广州地区最早的文化遗址。

石滩镇是传统农业大镇,也是新兴工商新城。近年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端项目和优质企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逐步形成了汽车研发、摩托车制造、食品药品、都市现代农业等四大产业,涌现了广汽本田研发中心、英纳法汽车零部件、东鹏特饮、立高食品、幸福田园等一批富有成长性的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