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10倍、黑马、小碧桂园、高周转、比较激进……这些都是外界贴在中梁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中梁”)身上的标签。
这些年快速冲规模的大背景下,作为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房企,中梁一直备受业内关注,这种关注背后,有好奇,有艳羡,又夹杂着一些质疑——贴在它身上的标签,就是这一矛盾心理的最好反映。
这与中梁的低调有关,外界通常只能管中窥豹。其实中梁早已经蜕变:去年上市以后,中梁就已经从规模导向转向有质量的增长,跟投机制、高周转模式等,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以适应新的高质量增长的导向。这也体现了其特质——中梁是一家典型的战略导向型企业(“战略思维及规划是一切发展经营的前提”明确写进了中梁的价值观体系)。
特重视周期研究,对市场的感知超越大多数百强,地拿对了就有底气
以前的说法是,一个项目的成败,有个4321原则——拿地研判占40%,设计规划占30%,销售企划占20%,市场机会占10%……现在,不少大佬认为,拿地的重要性已经占到85%!换句话说,地拿对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对整个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近几年,因为城市布局失误或者拿了高价地,掉坑里的房企不在少数。
中梁的快速崛起,跟其城市布局有很大的关系。
中梁控股执行董事兼联席总裁李和栗就指出: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中梁能发展那么快,是因为放的杠杆高,但这个逻辑并不对。中梁前几年发展快,核心是吃透了市场的红利。
一是吃到了整个市场的红利。大家知道,最近一轮的楼市牛市是2015年起来的,但其实早在2014年6月份,限购政策就开始松动了,9月份限贷政策松动,再到2015年的5次降准、5次降息,牛市正式开始。
事后来看,这一趋势是如此清晰。可是,站在当时,很多房企和决策者其实是后知后觉得。
最典型的,2015年4月份,许家印在布置全年工作时宣布“前段时间我们已上项目近20个,接下来48天,我们要大上100个项目”,还被说太激进了。
中梁却看到了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早在2014年,董事长就认识到会迎来一波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在别人裁员的时候,大量引进标杆房企的人才,并在组织、机制等方面全部打开,为迎接牛市做准备。相比后知后觉者,中梁掌握了先机。
二是吃透了三四线城市红利。中梁起家于温州,2015年,早在前一年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中梁冲出了温州。温州是二线城市,但中梁走出温州之后,却坚定地布局三四线城市。2015年布局了浙江全部的地级市,2016年布局江皖赣的一些地市和县。仅2016年7月,中梁就在部分三线城市拿了近百万方的土地。
带来的结果是,虽然2015年中梁的业绩增长不多,但2016年却翻倍了。因为2016年一二线城市开始调控,三四线城市开始升温。
中梁认为,因城施策的调控,对三四线其实是非常有利的,因此,2016年10月之后,中梁进一步加大了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发迹于二线的中梁,下沉到三四线,其实是降维打击,而且其大举布局的时候,大多数房企在一二线厮杀,三四线的竞争很小,使得其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拿到理想的地块。
最终,三四线城市的棚改力度超乎了想象,掀起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并一直持续到了2018年三四季度,重仓三四线的中梁从鱼头吃到了鱼尾。
每个城市的时间窗口其实是很短的,为了踏准周期快速布局,早在2017年,中梁的投拓团队就达到了300多人,经过区域初筛之后,中梁平均每周上报到集团土地决策会的地达50块左右,保证了快速拿地。2016年,中梁平均每周拿一块地;2017年,平均三天就拿一块地。
更重要的是,早在2017年底,中梁就开始积极拓展二线城市,2018年底三四线疲态初显的时候正式提出转二线、转省会,二线布局占比快速攀升。
李和栗认为,在对市场温度的敏锐感知,中梁在百强甚至50强房企里面都是领先的,这是中梁过去几年发展最大的基础。
事实上,即便在牛市中,依然有一些房企陷入泥潭,因为它踏错了节奏,看到别人赚钱就立马跟过去,结果那个时候,城市已经运行到了周期底部。
这与中梁重视周期研究,建立系统的判断依据和标准密不可分。早在2017年时,中梁就编了一份房地产周期使用手册,背后有一系列的判断依据和标准。战略也已规划到了20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