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小区域“见缝插绿”,以“绣花”功夫设计建设而成的面积相对较小的绿地开放空间。据悉,未来15年,广州计划在全市域范围内新建400个口袋公园,届时广州的公共绿地覆盖率可达到90%。
不能小看这些口袋公园,它们的面积虽小,但意义重要而深远。从生态体系构成要素看,口袋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末梢。城市的生态空间不仅囊括市、区和街道级的大面积和大尺度公园,还应包括居委、社区甚至楼宇等微观层次和小尺度的口袋公园。从公园的可及性看,口袋公园“触手可及”的特性,让其具有较好的空间可达性和较高的实际利用频率。从土地利用角度看,口袋公园的选址体现了“向存量要增量”的基本用地思想。比如,有的口袋公园在改造之前是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厌恶型空间,或是地形切割破碎严重、大小不一和可利用性差的非规则空间。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受广大居民欢迎的绿植成荫的活动空间,变低效为高效,存量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从公园的多维功能看,口袋公园涵盖了广泛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口袋公园不止具有生态功能,还能在休闲、健身、社交、文化复兴、地方认同、社区规划、社区和城市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继续推进广州下一阶段的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建议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让口袋公园建设成为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社区建设能力的重要契机。口袋公园建设要以属地居民为建设主体,在规划部门、居委会和社工机构等部门的协调、组织、教育和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开展需求调查,汇集民意,凝聚民智,提出、遴选、制定和抉择方案,明确建设时序,商议管理制度,落实后续护养措施等,从而切实提升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社区建设的能力。
第二,让口袋公园成为社区自然人文历史与形象展示的公共平台。口袋公园是一个容器,里面可以填充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极具地方特色的动植物种群,社区历史与文化变迁,社区人物及事迹聚焦,社区日常生活面面观,社区重大事件研讨等。上述填充物可以让口袋公园变得富有人文气息、活力十足和欣欣向荣。
第三,让口袋公园成为践行“邻近”和“真实的日常”等新都市生活理念的样板。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除了做好顶层设计、宏大战略与决策部署、大尺度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外,也需要把我们的工作具体落实到城乡发展的每个毛细血管中。“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就要我们高度关注和关切老百姓的“邻近”及他们每天真实的日常生活。口袋公园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吻合新都市主义发展理念。
总之,口袋公园应该成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改善城市和社区生态环境、展示地方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孕育和再生产出和谐友好的社会关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由自然生态和人文等多要素共同作用、建构的复合性空间。
(作者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